新美大陷四大尷尬局:百度成了救命稻草?專欄
自從新美大與百度、阿里杠上了后,外界就一直用“質疑”的眼光來看待其走出的每一步。9月6日,新美大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,傳百度將以“現(xiàn)金+百度糯米+百度外賣”的方式入股新美大,李彥宏也被放到了名譽董事長的位置上。
這個消息是怎么來的?本著“誰受益最大誰嫌疑最大”的原則,圈里人推測,新美大正陷入阿里甩賣股份、資本方壓力、燒錢不止、3800億目標泡湯四大尷尬局,已經(jīng)有些撐不住了。對新美大來說,僅靠自身內部調整和改革,根本無法解決。外部力量的介入才有可能幫其化解“僵局”。所以才有了“百度糯米打包出售給新美大”的消息,意在將百度作為最后的救命稻草。
阿里甩賣股權,給新美大上眼藥
出現(xiàn)合并這樣的“煙霧彈”,顯然與新美大當前的尷尬局面有很大關系。曾幾何時,阿里是新美大早期的投資者,但隨著騰訊在新美大中話語權的不斷增強,阿里與新美大的關系就徹底破裂了。9月5日,消息再度被媒體曝光,阿里打折出售新美大股份,在億舟資產(chǎn)官網(wǎng)上還出現(xiàn)了“獨角獸股權投資基金3號-新美大”的投資產(chǎn)品,以180億美元的6.9折甩賣。這無異于給新美大上眼藥。
這已經(jīng)不是阿里第一次高調甩賣新美大股權了。今年1月19日,新美大宣布了新一輪33億美元的融資,估值180億美元。沒過幾天,《華爾街日報》就報道稱,阿里巴巴已經(jīng)達成一項規(guī)模約9億美元的交易,將出售其在美團點評的股份。對阿里與新美大“交惡”并減持股份的事情,阿里集團董事局執(zhí)行副主席蔡崇信亦在2月初的第三財季電話會議上也明確表態(tài),阿里退出只是時間問題。
其實,雙方撕破臉皮的轉折點是2015年10月美團與大眾點評宣布合并的這一天。最早阿里是準備將美團當“干兒子”養(yǎng)的,早在2011年,阿里就投資了美團2500萬美元,之后也跟投了C輪和D輪。即使在美團、大眾點評合并時,阿里持股也接近10%。但騰訊介入后,直接主導了新美大的合并,并稀釋掉了阿里的股份,這招致了阿里的極大不滿。隨后阿里重啟口碑,與新美大漸行漸遠。
這一次,阿里低價甩賣股份的玩法,背后顯然有更多的意圖。由于新美大在O2O領域對抗阿里系與百度系,僅外賣領域每年就要燒掉數(shù)十億的資金,所以持續(xù)處于資金鏈緊張狀態(tài)。阿里低價賣新美大的股份,除了與其劃清界限外,以阿里和馬云在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行業(yè)的影響力和投資眼光,“甩賣”行為既表明了對新美大價值的不認同,也會直接影響接盤投資機構的信心。同時又能擾亂新美大的業(yè)務節(jié)奏,為自家的口碑和餓了么爭取時間。
資本步步緊逼,迫使新美大走向“盈利”
雖然新美大這一盤棋越下越大,野心也與日俱增。但對于被裹挾進來的投資機構來說,恐怕已經(jīng)很難熬得住了。事實上,當初美團與大眾點評展開了瘋狂的拉鋸戰(zhàn),最終雙方合并在一起,張濤出局,恰恰也是資本意志在背后發(fā)揮作用??梢哉f,一直以來資本都是最無情的,沒有最好的朋友只有最實際的利益。所以之前也有一種猜測認為,突然傳出百度糯米、百度外賣與新美大整合的消息,雖說有“操作”的嫌疑,但資本在背后可能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
回顧一下新美大一路走過來的融資歷程,每一步都步步驚心。在美團與大眾點評合并前,融資已然是一個難題,甚至每次融資前都曾傳出資金鏈緊張的消息。2016年1月19日宣布獲得33億美元的E輪融資時,估值已經(jīng)高達180億美元。就在一個多月前的7月18日,新美大放出了再次獲得華潤創(chuàng)業(yè)聯(lián)合基金的融資,額度未披露。按此來計算的話,新美大拿到更大額度的G輪融資的難度更大了,普通的投資機構已經(jīng)不具備接盤的實力了,風險也在持續(xù)加大。
對投資機構來說,最為關心的是何時能上市退出,了結獲利。而要達到IPO的目標,就要改變持續(xù)燒錢、虧損、增速放緩的現(xiàn)狀。今年4月份,新美大被媒體曝出提高傭金、強制收取不合理服務費用的消息。新美大除了將抽取傭金的比例由2%提高到12%外,甚至還要求商戶繳納數(shù)千元不等的服務費。這一舉措遭到了來自于全國各地商戶的集體抵制和反水。一位美甲店老板直呼“被剝奪層皮”,并呼吁有同樣遭遇的商戶從平臺撤走。在競爭遠未結束,提高傭金無異于將商戶拱手送人。但這恰恰也表明,資本意志正倒逼新美大走上“提前盈利”的道路,否則新美大沒必要冒惹怒商戶的風險。
再者,根據(jù)此前媒體的報道,新美大也正在進行一項“員工優(yōu)化”計劃,要求員工簽署一份“員工改進計劃”,其中一二三線城市表現(xiàn)排名后15%的員工,四五線城市后的20%員工,將進入淘汰預警名單。如果兩個月未達標,就會被裁減掉。這被外界解讀為新美大為了實現(xiàn)盈利而進行的降低成本“變相”裁員方式。再早之前,新美大將虧損的燙手山芋貓眼電影甩給光線傳媒,導致部門地區(qū)上演地推人員的“罷工”潮,所有這些都與追求盈利的目標息息相關。
與其說盈利是新美大所追逐的,不如說是資本驅動的結果。近半年來,新美大頻頻放出“O2O下半場”的論調,還透露新美大部分業(yè)務正逐步走向盈利。自然,這一表態(tài)是在喊話投資人,是給投資方吃一顆定心丸。
燒錢永不停止,沒有終點最絕望
說實話,新美大到底能不能獲得盈利和短時間內上市,主動權并不在新美大和王興手里,而是在百度糯米、百度外賣為核心的百度,以及手持餓了么、口碑及支付寶的阿里身上。道理很簡單,只要百度和阿里持續(xù)不斷地燒錢進行補貼,在外賣、餐飲等業(yè)務線上施壓,新美大接下來的日子就不會太好過,而繼續(xù)打下去也很慘,甚至會很讓人絕望:敵人永遠在追趕,終點線卻永遠看不到。這顯然不是新美大所愿意看到的。
況且從新美大的業(yè)務布局來看,表面看起來是180億美元估值的O2O巨頭,但實質上,外賣、綜合和酒店旅游三條戰(zhàn)線上都不容樂觀。外賣領域,始終未能超越餓了么,后者拿到阿里與螞蟻金服12.5億美元的融資后,徹底解決了后顧之憂,成了新美大眼里難啃的硬骨頭。在酒店旅游板塊,新美大還處于培育孵化階段,頭上有攜程、去哪兒這樣的巨頭壟斷市場,成長的天花板一目了然。相對好一點的一塊就是餐飲等綜合領域,但這也受到百度糯米、阿里口碑的環(huán)伺,不得不提防。
而且,目前百度糯米、阿里口碑都是一股咄咄逼人之勢,絲毫沒有“休戰(zhàn)”的想法。6月7日,百度糯米宣布對絕大多數(shù)行業(yè)永久免收傭金,包括麗人、健康、親子、結婚、汽車養(yǎng)護等品類,這一舉措相當于將新美大逼到了墻角。在新美大剛剛宣布提高傭金收取比例時,百度糯米這一招更像是在其后院放火,吸引商戶投誠。同樣,阿里口碑也步步緊逼,一方面依靠支付寶的強大入口高舉高打,大打補貼牌;另一方面入股外婆家、百勝中國等餐飲巨頭,將肯德基、必勝客等餐飲行業(yè)里的爆品IP牢牢鎖定。
兩股力量的夾擊,必然讓新美大的處境更危險。而何時盈利,能不能盈利也就變成了一個無解的問題。
3800億的目標可能要泡湯,盈利與體量是矛盾體
正如硬幣的兩面性一樣,新美大通過提升傭金比例、優(yōu)化人員等舉措,目的是將盈利周期縮短,迎合投資機構的喜好。但一系列舉措對GMV交易量的殺傷力也相當強。有消息透露,新美大年初定下的3800億的目標很難完成,年中就下調到了3000億元。今天來看,阿里系與百度系依然兇悍搶占市場,所以即使是3000億也不是一個容易完成的目標。
有時,在錯誤、不成熟的時間點上,盈利與體量是一對矛盾體,左右互搏。今年年中,新美大在很多場合透露,稱除了外賣業(yè)務外,其他業(yè)務在7月份已逐步實現(xiàn)盈利。但過度追求盈利,必然會犧牲流水、商戶關系,帶來更大的震蕩。同樣也很容易引發(fā)惡性循環(huán),資金緊張只能控制成本,隨之而來的是交易量未達目標,新美大估值大幅下滑就成了必然。
不過,業(yè)界人士推測,新美大整體交易量下滑是一個大趨勢,畢竟阿里口碑、餓了么,以及百度糯米、百度外賣在持續(xù)投入,而且百度、阿里擁有強勢的流量入口,新美大即使不收縮戰(zhàn)線、降低投入,也很難保住已有的市場份額。
所以,在這個緊要關頭,傳出百度糯米、百度外賣打包出售給新美大的消息,也就不足為怪了。只不過,很多事情,做的人未必愿意承認。為什么百度堅決否認,新美大卻諱莫如深?此外,假設引入百度落定,那么騰訊就可能落一個阿里的下場。如何平衡利益關系,恐怕這道難題,新美大也在苦惱中。
1.砍柴網(wǎng)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砍柴網(wǎng)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砍柴網(wǎng)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砍柴網(wǎng)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(jīng)砍柴網(wǎng)編輯修改或補充。
